微信分享图

0143 李真 1999年作 大士

大士
拍品信息
LOT号 0143 作品名称 李真 1999年作 大士
作者 李真 尺寸 110×207×250cm 创作年代 1999年作
估价 6,000,000-9,000,000 成交价 RMB 6,069,600
材质 铜雕 雕塑 形制
出版
《李真雕塑1992-2002》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 台湾 2004年(图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封面,第22及48-49页)
《李真第52届威尼斯年展─虚空中的能量》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 台湾 2007年(图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第65-75页)
《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亚洲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07年(图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第44页)
《李真:中国美术馆个展—寻找精神的空间》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
台湾 2008年(图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第171-178页)
《李真-精神.身体.灵魂》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 2009年(图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第80-81页)
《大气—李真台湾大型雕塑首展》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 台湾 2012年(图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第23-24、47、70及145页)
款识:李真 Li Chen 3/6 1999(下背)
版数:3/6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展览
2007年6月10日-11月21日「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李真:虚空的能量」威尼斯 义大利(展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
2008年4月29日-5月11日「李真:寻找精神的空间」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展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
2009年9月17日-12月9日「李真─精神.身体.灵魂」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展览为另一尺寸及版数)
2011年11月6日-12月4日「大气─李真台湾大型雕塑首展」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 台湾

附台湾 台北 亚洲艺术中心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李真
东西美学 圆融贯通
李真早年开始潜心研究道家佛学思想,深厚的素养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成为其日后创作厚积薄发的基石。与此同时,李真致力跳脱出传统雕塑的框架,将西方雕塑的线条美学融入创作,从而形成融汇了东西美学的个人艺术语汇。2007年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李真的系列大型铜雕出现于国际公众视野中,传统中国墨色般的黑色漆面,体积庞大,线条圆润平滑,犹如孩童般可爱的身材而又富含来自东方的神秘韵味,立即广受西方艺坛的赞誉。东方的宗教及传统人文精神通过李真的作品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李真从此为国际艺术舞台所熟知。1999年创作的《大士》(Lot 143) 为李真早期重要作品,曾于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展览上展出,以此见证李真踏入国际艺术舞台的历史性时刻。
「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大士」一词始于佛教,为菩萨的统称,其含义也可追根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管子·法法》中对「大士」一词的提及,「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尹知章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可见,「大士」除宗教上的含义以外,传统含义上指品行高尚之人。李真对「大士」题材的创作,从《大士》到而后的《大士骑龙》,可见「大士」在李真创作题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次上拍作品《大士》创作于1999年,作品开脸圆润舒展,双目轻闭,一派与世无争之貌;腹部饱满鼓起,有包容世事之意;左手持净瓶,寓意护佑众生,消灾免难且予以润泽生长;右手拇指轻触中指,做「说法印」之姿,「说法印」有如解绳,其象征解开众生心中的千千结,使其顿悟并增长心智;身躯微微前倾,以俯瞰众生之势,给人带以安定祥和的普渡力量。脸部与手脚上进行雾化的肌理表现,而其他身躯部位则保持光滑流畅的质感表面,使得雕塑看起来厚实有分量却又俐落,这样「既重且轻」的观感与《大士》沉着而又超凡脱世之感正相互呼应。
沉稳美好 抚慰人心
李真曾如此说道,「而当我在谈『精神寄托』、『虚无』、『逍遥』的时候,作品是温润的、愉悦的、能给人疗伤的。这个世界不美好,每个人命里都有缺失,因此都渴望寻找精神的愉悦。」《大士》以中国传统文化及佛学道家思想为立足点,结合了中西美学的雕塑意念精髓,传统佛教的精神意念通过圆润的、纯真若拙的《大士》传递出来,在精神意念上给予观者疗愈安抚之感,引导观者趋于心中那片宁静自如的精神乐土。
二战后的工业发展为西方雕塑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金属技法与器械的使用,给雕塑家们带来了巨大突破与变革,雕塑艺术不再受到原始媒材的尺寸限制,开始从架上走向公共空间,以更多元的面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大士》在尺寸上的突破,使其区别与一般小型尺寸的雕塑,作品因应放置空间本身的变化而创造出特殊的展览效果及场力,超越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而进入公共艺术的理念。逾两米的《大士》为李真早期大尺寸创作,不仅曾多次参与李真世界各地展览,其余版数为台湾高雄美术馆藏,以及艺术家旧居收藏,无论在公共区域抑或私人空间中,均为升华空间场域的极致珍贵收藏。
「根气」所指的就是内在气质,这个阶段李真从过去宗教观点上探索转为对人本自身的关注。如同他自己说:「它刻划人性的面貌,呈现你我的习气。」相比于先前灵性的⻆色刻画,在此他对人存在的状态进行深入的颇析。即便《根气》(Lot 144) 仍旧保留光滑的墨黑外型,但可发现过去浑圆的躯体已经被拉长,而圆润丰满的体态转变为修长貌似人型的外表,四肢也开始有了人体肌肉的线条比例,而非先前大块状象征性的造型表现,李真将《根气》脱离神格化走进人格化的体现,注入更多人体结构的样貌,象征他开始思考人存在的真实面向。双眼直视右手球状的《根气》,像极了一个端详着手中水晶球的小男童,正对美好未来发出无比好奇的诘问。
《根气》手中的玻璃纤维是李真研究过媒材后一种崭新的尝试,过去李真着重使用密实的媒材,藉由不同的打磨技巧强调肌理的差异,而《根气》半透明的米白玻璃纤维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视觉效果。充满皱褶纹理的玻璃球,与平滑的主体,无论是颜色黑白的鲜明对比或是玻璃的透光属性,都有着强烈的差异。
李真:「黑色是厚重的颜色,但是当我们闭上眼睛思考时,它就会变得轻盈而空灵,因此,我通过将黑色物质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在结构上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灵动的效果。」李真透过在对黑色雕塑不断的革新与演绎后,于每个时期注入对人生阶段的哲学思考,成为现今备受瞩目最杰出的中国当代雕塑家之一。

他原是个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醒世恒言》